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教育服务热线0771-569988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心理学与教育学、民族学、语言学的对话”高端论坛在桂林开幕

发布时间:2023-10-30 09:12:4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曾瑞鑫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心理学与教育学、民族学、语言学的对话”高端论坛在桂林开幕

2023年10月28日上午,由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心理学会主办、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心理重点研究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师范大学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师范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承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心理学与教育学、民族学、语言学的对话”高端论坛在桂林开幕。

出席本次论坛开幕式的领导嘉宾有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孙杰远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苏彦捷教授、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赵建武副主任、国家民委理论研究司陈晓嫚巡视员、自治区民宗委余飞巡视员等,开幕式由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先贤教授主持。

image.png

开幕式

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孙杰远教授对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和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孙杰远教授提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当下和未来各个科学领域共同关心的问题。他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得尤为迫切。他指出本次论坛旨在通过多元、多视角的交流和碰撞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和规律,期待在诸位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下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智慧且前瞻的方法和策略,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image.png

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孙杰远教授致辞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苏彦捷教授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她指出,论坛涉及各学科的前沿成果,通过心理学与教育学、民族学、语言学的对话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多个学科的智慧支持,心理学学科应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担当起自身的责任和使命。

image.png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苏彦捷教授致辞

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赵建武副主任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心理学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强调加强各学科对话交流是促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途径。

image.png

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赵建武副主任讲话

国家民委理论研究司陈晓嫚巡视员对本次论坛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她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期待论坛能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方面激励出更多的创新性思想和成果。

image.png

国家民委理论研究司陈晓嫚巡视员讲话

主旨报告分别由华南师范大学莫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罗跃嘉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张卫教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杨玉芳研究员主持。

浙江师范大学乐国安教授作题为《从心理学角度解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旨报告。乐国安教授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含义出发,强调了心理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及多学科协同参与的必要性。

image.png

浙江师范大学乐国安教授作主旨报告

   暨南大学谭力海教授作题为《人脑的语言功能:偏侧化和语法语义加工问题》的主旨报告。谭力海教授基于语言的脑认知发展特点,指出大脑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对语言的表达会受到语言特点的影响,语言中枢的定位、保护、康复和开发必须考虑语言类型的特点。

image.png

暨南大学谭力海教授作主旨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周晓林教授作题为《会话含义理解的神经基础》的主旨报告。周晓林教授指出,成功的语言交际需要听话者根据说话者传达的字面信息来推断其真实的意思,各种语言学之外的社会、语境信息会影响会话含义理解的认知加工过程,特殊含义与一般含义理解具有不同的神经表征。

image.png

华东师范大学周晓林教授作主旨报告

天津师范大学白学军教授作题为《汉语阅读的眼动研究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旨报告。白学军教授简要介绍了眼动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及眼动技术在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阅读研究中的应用,并提出教育启示。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心理学要与教育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学科协同攻关。

image.png

天津师范大学白学军教授作主旨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李红教授作题为《对威胁刺激的敏感性:既保护、又伤害》的主旨报告。李红教授基于生存理论、负性刺激加工策略等原理介绍了负性情绪刺激强度效应,强调对威胁刺激敏感是一种保护机制,但同时也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对负性刺激更敏感也更易受到伤害。

image.png

华南师范大学李红教授作主旨报告

北京大学韩世辉教授作题为《文化的科学解析:行为与脑科学研究》的主旨报告。韩世辉教授从文化科学视角出发,指出人类对自我和他人社会信息的加工受社会文化情境的影响,并在神经层面上表现出文化可塑性,可以通过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image.png

北京大学韩世辉教授作主旨报告

西南大学赵玉芳教授作题为《民族融合的促进研究》的主旨报告。赵玉芳教授介绍了文化混搭、共同内群体认同、群际接触、自我建构等方面对民族心理融合的影响。强调民族心理融合是深层次的民族交融,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运行良好的一种心理表征。

image.png

西南大学赵玉芳教授作主旨报告

西南大学张学敏教授作题为《中华民族特色教育理论专题探讨》的主旨报告。张学敏教授以共同体理念为思路探索了中华民族特色教育理论,介绍了中华民族特色教育理论和中国特色教育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三对关系,认为中华民族特色教育理论将促进中国特色教育与世界教育和谐并进、共同发展。

image.png

西南大学张学敏教授作主旨报告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张朔人教授作题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南部边疆场域构建研究》的主旨报告。张朔人教授介绍了南部边疆地理空间、官方主导的海南岛开发、民间力量与西南中沙岛礁开发、官民互动与南部疆域形成。认为民国时期就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全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经验。

image.png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张朔人教授作主旨报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交叉性、融合性强的前沿学科领域,涉及心理学、教育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本次论坛共设置两场大会主旨报告和四场分论坛报告,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的近三百位专家学者和代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论坛主题鲜明、意义重大,必将有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开拓,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image.png

论坛专家学者大合照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