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不超过0.01毫米的铝合金部件是怎样制作出来,又如何完美地组合在一起?前不久,在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匠心铸魂大讲堂”2024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果展示活动上,参加《5G组网与运维》竞赛的学生何雨锋是一名退役军人,经过两年通信兵的严格训练,让他对通信系统有清晰的理解,进入学校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现代移动通信专业。
作为一所有着66年办学历史的高职院校,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以来积极打造“机”“电”特色,开设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紧扣广西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强化对高端装备制造人才的培养。
建设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水”和“蓄水池”
机械工程学院师生在2024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数控多轴加工技术》赛项中再次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一等奖,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该专业师生连续8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冠军,并且先后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电气工程学院今年共参加11个赛项,获奖赛项9个,获奖率82%,3支队伍将代表广西参加国赛,同样展现了非凡的实力。
学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学校建设成为广西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策源地,形成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电范式”为目标,推动“OBE”理念引领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五金”工程,以园区企业的应用性创新需求为内动力,以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为主要途径,将学校建设成为促进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水”和“蓄水池”,将园区企业建设成为锤炼学生创新性思维、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高产田”,先后与多家产业园区达成入园协议,即将入驻的南宁产投江南企业公园,建立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南校区,构建协同共建创新共赢的科教融汇“机电生态”。
同时,建设可持续的常态化诊改机制,以教学质量监测为抓手,坚持常态化教学督导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生评教、企业评教、督导评教及校院领导评教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近3年获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4项。
打造“一院一使命,一群一产业,一专一特色”
全国技术能手肖勇钻研总结出一套“科学、高效、低耗”的焊接方法,培养出包括“全国技术能手”“广西工匠”在内的一大批高素质焊接技术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彭朝晖三十多年执着“做有温度的职业教育”,创新提出的“四教同心圆”辅助教学诊改法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形成了高素质专业化职教教师队伍培育新格局。
一直以来,学校在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材“五金”新基建上持续发力,立足“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办学理念,按照“一院一使命,一群一产业,一专一特色”的总体构思,调整“1+2+3+4”的二级学院的布局,精准对接广西工业振兴行动计划中的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相关重点产业领域,建立常态化的专业调研、调整机制,打造特色化、品牌化专业群,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专业结构体系。现有61个专业(方向),国家示范性高职骨干重点建设专业6个,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广西高水平专业群3个,广西优质专业14个、广西特色专业9个。
学校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在课程环节的有效衔接,建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及以上各类精品在线课程和示范课程13门。在教师队伍扩量提质上,“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50%,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技术能手4人,广西技术能手22人、广西工匠1人。
围绕课程改革,结合优势专业及学科,学校积极打造校企“双元”合作开发、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特征明显的工作手册式、校企开发教材52部,立项或参与“十三五”“十四五”国家职教规划教材7部。
推进“科创融合、专创融合、赛创融合”
4月8日,广西机电2022级和2023级信鸿—华为技师班开班,周继成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表示,“将珍惜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虚心学习,勤于思考,加强交流,增进了解,真正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技能水平。”自2004年以来,学校与华为公司和信鸿公司已携手走过了二十载时光,累计培养了3000余名毕业生,树立了与头部企业互融共生,共同培养能工巧匠的产教融合新典范。自2004年以来,信鸿公司已经从学校成功招聘超过3000名优秀学生。
学校实施“校企协同双主体,科专赛创多融合”的创新人才育训模式改革,建好产业学院、工匠学院,运用产教融合资源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工匠型人才。全面推进“科创融合、专创融合、赛创融合”,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推动科研成果零距离转化、技术成果零距离转移,并将相关案例注入专业教学过程中,面向63家参与专业建设的优质企业共建“校中厂”或“厂中校”等实践中心,建设了“广西智能制造工匠学院”,形成产生成果—转化或转移—反哺科研教学的科教融汇“机电生态”。
学校在广西玉柴机器、上汽通用五菱等区内外企业建成266家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成为学校“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基地。先后与华为、吉利、柳工、上汽通用五菱等区内外领军企业共建8个特色产业学院,构建了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共同开发专业与课程标准,共同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共同攻克技术工艺难题,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2023年,学校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赛奖项7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在2024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73个,其中一等奖20个,获奖总量增长83%,一等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区高职院校第二,实现了新的历史突破。
学校开办创新创业训练营,邀请企业导师、创业校友、评审专家对各类项目进行深入指导,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营师生超过3000人,设立181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获奖146项,连续23年获得“全区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等荣誉称号,被认定为第二批自治区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周仕敏 通讯员 黄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