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广西科技馆举行空气炮科普秀,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对空气的力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梁凯昌/摄
“原本只是想换个地方带娃,没想到几次课下来还真学了不少东西。”8月6日上午,南宁市青秀区新竹社区一家跆拳道培训机构的教室里,社区居民任先生正在用手机记录孩子认真练习的一举一动,一旁的多位家长也连连点头:“今年社区的暑期课堂选择更多,大家都能找到感兴趣的活动。”
今年暑假以来,记者在青秀区多个社区走访发现,暑期课堂不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组织、管理也日趋规范;不仅让家长们享受到了“社区带娃”的福利,也为孩子们营造了欢乐多彩的暑期氛围。
如何吸引学生和家长?——不断丰富课堂内容
“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希望法官能从轻处理,希望同学们以我为戒……”8月8日下午,民族大道中段社区的会议室内,一场模拟庭审正在有序进行。“被告人”未满16周岁,因涉嫌校园霸凌而面临刑事处罚。当“被告人”在最后陈述阶段反思自己的行为时,“庭审”现场鸦雀无声,几位前来围观的家长也放下了手机,神情严肃地望向“被告席”。
“把庄严的‘法庭’搬进社区,身临其境的教育效果更佳。”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张素华说,此次模拟法庭是社区暑期课堂的一部分,新的形式和紧跟社会热点的内容吸引了不少社区群众,微信群内接龙的报名者络绎不绝。
与此同时,新竹社区多年来坚持开设的乒乓球课也在有序进行中。“巴黎奥运会上我们的乒乓健儿屡获佳绩,社区的孩子们看到后越练越有劲。”新竹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覃毓宁告诉记者,该社区开办暑期课堂已有20年,一些居民在放假前就开始咨询了解,有的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诉求。基于此,社区不断丰富暑期课堂的内容,目前已开设有书法、绘画、朗诵、主持、珠心算、跆拳道以及乒乓球等课程。“我们还利用社区的菜园,安排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参与蔬菜种植、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这门新课程备受欢迎。”覃毓宁说。
在银杉社区,围棋暑期公益班让不少小朋友迷上了“黑白博弈”;在河堤社区,孩子们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为石膏娃娃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在东葛路社区,“小小科学家”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发明的兴趣……日益丰富的暑期课堂内容吸引了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参与。
教学资源从何而来?——充分挖掘身边资源
8月2日上午,星湖社区20多名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辖区一家民营医院的会议室,聆听青秀区红十字会的志愿者讲解防溺水、急救等相关知识。“我们通过党组织联建,引导辖区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暑期课堂。”星湖社区党委书记曾繁花说,社区居民学习到了知识,相关单位扩大了影响、志愿者们得到了锻炼,可谓多方共赢。
辖区农村也在积极扩展教育资源。“大家一定要牢记‘n’和‘l’的发音要领……”8月12日晚,青秀区刘圩镇那床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孩子们正跟着驻村工作队员毛兵兵练习拼音发音。“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少一些,毛兵兵同志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带领志愿服务团队开设演讲、声乐等课程,效果不错。”那床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刚说。
“资源就在身边,关键在于怎么挖掘、整合。”青秀区文明办负责人吴雪姣说。该城区认真总结暑期课堂的工作经验,统筹协调辖区内的教育、文化、体育、艺术等各类资源集聚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共享、共用,让暑期课堂惠及更多的群众;同时指导社区通过社交媒体、志愿者平台等渠道招募活动志愿者,并对志愿者进行安全知识、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记者了解到,目前青秀区共有注册志愿者22万人,党员、退休老人、在校大学生等群体已成为暑期课堂教学力量的“主力军”。
怎样维系课堂热度?——做好规划统筹推进
在青秀区相关部门发布的《8月12日—8月18日青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安排表》上,记者发现了不少与暑期课堂密切结合的内容:新兴苑社区的“小小主持人”主题公益课,长堽村的“七彩暑期筑梦未来”阅读分享会,枫林社区的防溺水安全教育,金湖社区的非遗手工刺绣公益课,凤岭北社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宣讲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未成年人及家长积极参与。
“暑假已经过半,但暑期课堂热度不减。”吴雪姣告诉记者,暑假之前,城区即帮助社区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规划,将暑期课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机融合,统筹推进相关工作。此举不仅改变了之前部分社区活动“零敲碎打”、仓促上阵的被动局面,还有力维系了暑期课堂的热度,城区暑期课堂相关工作也在不断走向规范化。
采访期间,多位家长在得知记者来意后,主动向记者展示各自手机中保存的孩子参与暑期课堂的图片、视频,其感激、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群众的肯定是对我们最有力的支持。”覃毓宁表示,社区将继续按照“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要求,认真总结相关工作经验,努力为社区居民特别是孩子们提供更加规范有序、生动有趣的暑期课堂,共同营造温暖和谐的社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