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师生的带领下参观海洋馆,近距离观察各种海洋生物,培养对海洋的兴趣和热爱。
学生学习非遗传统文化竹编,将扁长的竹篾编织成栩栩如生的物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供图)
劳动实践,感悟生活;走进自然,挑战自我;寻访高校,坚定理想……今年以来,南宁市兴宁区第二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兴宁二中)组织师生开展春季学期、秋季学期两期研学活动,将课堂延伸至自然和社会,拓宽学生视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丰富课外生活开阔学生视野
在春季学期研学活动中,七、八年级学生分别前往南宁方特东盟神画、南宁侯哥花果山和南宁市凤凰谷景区,精心设计的研学路线和活动内容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生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兴宁二中秉持“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自愿性”原则,结合各年级学科知识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整体规划研学活动,确保研学活动与学校课程紧密相连,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综合素质。
“我们依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进度,设计多样化的研学路线与项目。针对七、八年级学生,我们选择了南宁方特东盟神画、南宁侯哥花果山、南宁市凤凰谷景区等作为研学目的地,通过丰富的劳动实践和体验活动,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感悟劳动真谛。对于九年级学生,我们则安排高校研学路线,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规划未来的学习方向。”兴宁二中副校长罗富典说。
研学,是知识的实践之旅,是成长的探索之路。研学活动带队教师李春翠表示,学生们将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在研学手册上,真正做到“研”有所思、“学”有所获、“行”有所成。
探索自然科学培养科学素养
在秋季学期研学活动中,七、八年级学生前往南宁市天骄滑草场,九年级学生则前往广西大学,分别踏上别开生面的知识探索旅程。
在南宁市天骄滑草场,学生们走进爱国主义教育馆了解武器知识,观看红军长征大型纪录片。学生们还化身“厨房小能手”,动手烹饪一道道美味佳肴。午后,师生们又以滑草场为天然课堂,开展滑草运动及团队拓展项目,既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与平衡感,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在广西大学,学生们来到校史馆了解广西大学90余年的风雨历程与辉煌成就,感受高校风采,燃起对美好大学生活的向往。学生们还来到海洋学院的海洋科教馆,丰富的生物标本、逼真的生态造景、奇幻的声光效果让他们惊叹连连。
研学活动后,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一堂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团队协作课、科技探究课,学到了新知识、开阔了眼界,深切体会到劳动的不易,同时也学会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催人奋进前行少年未来可期
“研学活动是学生们成长道路上重要的一课。通过参与体验、实践探索,学生们深化了理论认知,提升了综合素养,也形成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罗富典告诉记者,研学活动有利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激励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勇攀高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未来,兴宁二中将继续坚持“五育”并举,深入挖掘本地及周边教育资源,丰富研学主题与路线,满足不同学科与兴趣需求;完善研学评价体系,全面考量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收获,为研学活动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强化安全保障措施,制定详细应急预案,确保每次活动安全、有序、高效开展,让研学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立志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报记者覃雨轩 通讯员 罗秋艳